發布時間:2020-11-18 來源:蓋世汽車
外媒報道,被稱為“東南亞底特律”的泰國推出了一系列電動車投資激勵措施,以促進電動汽車的生產,并吸引擁有電動車技術的年輕的中國企業。
在該國的激勵項目下,在泰國投資價值50億泰銖(合1.65億美元)或更大電動汽車項目的公司將免征企業所得稅八年,投資金額在50億泰銖以下的企業將免征企業所得稅三年;投資生產電動車四大類型核心零部件(包括減速裝置和再生制動系統)的企業也能享受該優惠政策。此外,為本土市場生產電池組件和電池的項目,若需要進口泰國沒有的原材料等,將能享受為期兩年的90%的進口關稅的減免。
泰國政府目標是在2030年使電動汽車產量占國內汽車總產量的30%。
泰國投資委員會秘書長Duangjai Asawachintachit表示,該激勵項目是為了“應對全球汽車行業正在發生的根本性變化”,將有利于“加速泰國電動汽車的生產和相關供應鏈的發展”。
在最新的激勵政策出臺之前,一項類似的電動汽車政策已于2018年到期。野村綜合研究所(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Thailand)泰國高級經理Hajime Yamamoto表示,這些新措施的出臺是出于對“國內電動車產量沒有增長的失望”。
在此前的項目中,有26項計劃得到了批準,其中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其中許多計劃是由日本汽車制造商提出的。但目前只有兩個電動汽車項目正在生產,且都是由初創公司發起的。豐田和三菱等日本大型汽車制造商都優先考慮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將電動汽車放在次要位置。
日本汽車制造商一直主導著泰國汽車市場,在泰國約200萬輛的汽車年產量中占據了90%的份額。但近年來,擁有電動汽車技術的中國公司也在泰國取得了進展。
長城汽車副總裁兼東盟區域總裁張佳明與通用汽車全球并購及公司發展總監約瑟夫·烏爾索在簽約現場合影;圖片來源:長城汽車
長城汽車最早將于2021年使其泰國電動車工廠投產,該公司預計將申請該國新的優惠政策。此前在泰國已有業務的上汽集團也計劃在該國生產電動汽車。因此,如果日本車企不能適應泰國向電動汽車的快速轉變,他們在該國的壓倒性優勢可能會被削弱。